为进一步推进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切实提高应用型高质量人才的育人效果,9月14日上午,学综办组织召开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培训会议,各二级学院负责学生实习工作的副院长、173门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负责人及学综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由周红梅主任主持。
周红梅主任首先介绍了现阶段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的概况,并围绕课程建设与教学运行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了会议发言,她指出,第一,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的开设旨在为学生提供贴近企业实践的技能培训,与学生的实习岗位及专业特色紧密相连;第二,课程建设进度符合预期目标,173门课程已基本建设完毕,但课程资料还需持续性进行优化和完善;第三,各学院应组织本学院课程负责人进行课程建设维护及课程开课运行组织与监督管理工作;第四,课程负责人应全面统筹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组织授课教师培训,监督课程进度并维护后续平台运行,确保课程建设和教学任务顺利圆满完成;第五,教师应熟悉上课平台、流程以及课程内容,跟进学生学习进度,做好上课记录及相关授课资料收集归档工作;第五,各学院应积极主动鼓励教师申报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的教材立项,已成功立项的课程教材立项的负责人应迅速推进教材的编制工作。
会计学院分管实习工作副院长郑春晓以会计学院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及个人的课程构建、教学实施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了经验分享。她表示,在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学院遵循“亲历困难,理解付出,保障利益,激发动力”的原则,做出课程建设总体规划,领导做好带头作用,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并持续跟进各个环节,同时合理利用资源,帮助教师做好课程建设,精益求精。
另一方面,课程负责人在构建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的过程中,可按照“确定题目-构建课程框架-课程录制-直播课内容设计”的流程,明确课程开设实践性目标、课程逻辑和内容,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结合实践、考核合理,而学生的学习应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同时学习过程应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征。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学堂在线高级培训师张利楠对在一体化平台上进行课程资源建设进行了详细的操作讲解说明,通过本次现场技术培训,各课程相关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平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了课程建设的效率,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的教学水平。